之前採購銅鍋時做了一些功課,徹底弄清楚銅鍋的必要性,寫了銅鍋的迷思1,討論了從導熱的角度來看,到底要不要用銅鍋,我個人是認為炒鍋還是以鋁為基材的比較合適,要外觀的話,不沾鍋的各式塗裝更是美不勝收。銅鍋的話基本上只需要考慮湯鍋即可,最後看上一個作工不錯,價格便宜的銅湯鍋。銅鍋新鍋時非常美麗,但實務上只要上爐台使用,很快就會舊化,而且基本上是沒辦法一直維持非常亮麗的外觀,你可以問所有當過兵有擦過銅環的男生就知道多久要維護一次才會那麼亮。所以如果只是貪圖外觀買銅鍋或是銅器的話,我個人建議是買來當擺飾或是不上明火就好。像是到五星級飯店的自助餐,有時會用銅鍋或是銅盤當盛具,基本上它們都是不上明火,所以可以每隔一陣子拋光一次即可。

真正在廚房用的銅器,基本上都是醜不拉基的,表面都一定如下的影片氧化成黑黑的,這影片是老闆自已拍來介紹產品的,他要拋光銅鍋已經是非常容易的都懶得弄了,拍片時都沒特別拋亮,當然也許是他覺得這才是銅鍋該有的樣子。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買的純銅鍋開箱

 

新買的純銅鍋開箱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運動競技是分秒必爭的,賽車當然也不例外,0.5秒在賽車根本是天文數字等級的,有什麼好講的?我要講的不是什麼密招可以一下推進0.5秒,而是在賽車過程中常被忽略的0.5秒,以及在溝通描述時被忽略的0.5秒。

大家有機會在可以在網站或是網路上找到一種小程式,就是專注等待畫面出現閃光時,按滑鼠按鍵或是鍵盤上某一鍵,看看時間差是多少。實際的統計數據應該至少是0.2秒或0.3秒以上,基本上不可能有人能到0.1秒的,因為田徑比賽槍響後0.1秒內有動作就判定是偷跑,因為沒有人的反應速度是低於0.1的。這個是手指小肌肉的反應速度,那如果是像手臂或大腿這樣的大肌肉要反應,甚至要反應到有效力度才算的話,粗估0.5秒絕對是合理的估算。我們來看看0.5秒在賽車上有差多少,經過簡單的單位換算,每秒10m/s的速度就是對應到時速36km/hr,所以時速72km/hr,差0.5秒就是差了10m的距離,這個在賽車上是非常大的誤差,一定要處理。

我會發現這個問題,是現在很多車手都有錄影片,最簡單的入門方式就是跟著影片模仿車手的動作,我心裏覺得都有依車手的節奏做,但秒速就是下不去,直到某天我架了自已的gopro,我發現拍到的,跟我心裏想的動作timing根本都不同,思考了一下才想到這個問題。賽車在測試一條路線時,基本上會根據當時的狀況找出剎車點(BP), 入彎點(TP),頂點(APEX),出彎點(EP),這四個點裏,BP、TP、EP這三個點其實反應拖了0.5秒是沒關係的,因為這些點是根據當時的狀況決定的,反應慢,那就是這些參考點提前就好了,但APEX是幾乎是在某塊很小的區域,誤差是絕對要小於10m的,所以如果車手經過APEX才開始反應的話,那反應的延遲就真的會造成嚴重的問題。這是我在自已影片上看到最主要的問題一下,我看車手都是在APEX附近下油門,我當然也是在APEX附近下油門,但實際上影片拍出來,我就是慢半拍,是過來APEX後,有感的延遲才下油門。解決的方法當然不算難,就是提早做動作,就是不要真的到APEX這個理論上反應的觸發點才做動作,而是預先做動作。但怎麼提早就還是要說明一下。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把收到的老協珍instant pot同捆組裝上試機,整體都符合預期,只有一點小地方不算滿意。

原本是使用舊款的飛利浦萬用鍋,使用上非常滿意,沒什麼大問題,但它只有單一壓力設定,而我想要玩一下不同壓力下的烹煮結果,然後還有多舒肥功能(雖然沒辦法跟舒肥機比,算堪用),可以利用這功能玩低溫慢煮,看到老協珍這方案算起來鍋子才2600,比好市多原價4200或是美國140鎂便宜不少,所以就下手了。如果不喜歡雞精的話,還有另外一種美顏產品可以搭,算是相當划算。

拿到手後接起來用大致上有幾點不算滿意: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家人想吃,外面的一些食品我看不下去或是覺得不夠好吃,那還是自已動手做吧!

最近又開始想做弄弄麵包跟麵食,重拾以前一些做麵包的知識跟經驗,但這次多加了中式發酵麵食,基本上是一通百通,沒有太大問題,中間看到了一個頻道裏的內容,關於老麵種的做法,接著引出醪糟(甜酒釀)的做法,該頻道主好像也是因為這段爆紅,大家參考看看。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煮好吃白飯這類主題網路搜下去一定是滿坑滿谷的資訊,我會想寫當然不是要來湊篇數的,當然是有阿忠師獨到的見解,不看下去可就是格友的損失了。

我長期是搞低醣飲食,所以基本上很少吃白飯,所以我也就沒花心思在煮好白飯這事,但我身為家庭主夫,雖然主導全家吃什麼,偶爾還是要隨俗一下,煮個白飯、炒飯之類的給家人吃。既然要煮,那就要煮好,就花點心思研究了。這麼流行的主題,當然網路一搜一大堆,但我發現有個重要的主題:水量的量法,不知道為什麼通通用帶過的,然而它卻是成敗極為關鍵的一部份,後面就慢慢聽說道來,以下每一步的觀念都很重要,重要的並不是好不好吃,而是如何煮出你心中的好吃,畢竟眾口難調啊。

1. 稱重: 先拿掉附的米杯這個不精準的量具,改用料理秤,依想要的成品量秤重,為了後面簡單說明,我就用500克舉例。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買不銹鋼的新廚具時,我都是用白色的魔術海棉用力拋光確定完全沒黑色後,才會進到我廚房,畢竟是會跟吃進身體的食物有高度接觸,再小心點不為過。魔術海棉雖然可以清除到非常乾淨徹底,但實在太廢時,前一陣子大掃除時,發現家裏還有一罐陳年不銹鋼去污乳沒用掉,剛好小林12也要上架,就想試試效果如果,結果搭配魔術海棉,效果出奇的好,不用太用力就能清除的非常乾淨,省下我超多時間。這東西品牌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要買乳膏狀的產品,因為粉狀的一般研磨粒較粗,一則會刷花不銹鋼,二則還是磨出新鐵屑,又產生新的黑色污染物,變成永遠清不乾淨。乳膏狀的較細,研磨力較小,加上裏面的界面活性劑較強,剛好可以去除黑油,效果非常好,接下來再用清潔力較弱的一般食器清潔劑洗掉可能的殘留,整個就大功告成了。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賽車路線可以說重要也不重要。剛開始初學完全沒概念時,需要大概知道路線規劃的概念,但就止於概念就夠了,如果要進一步是可以再習如何根據車子性能修正路線。沒那麼重要是因為如果不是在車子的極限狀態跑出那條路線,那走對這條線是沒有意義的,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開一台在某個速度循跡能力很好的車子,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循著那條線跑完,這樣有意義嗎?而且再深究下去,在極限狀態時,不同車子性能、再加上不同體重的人開相同的車,最佳路線都會有些許的差異。舉個簡單的例子,相同跑道,出租車跟競技車這兩個極端的路線就完全不同,操控動作的力度跟節奏也都不同。有了概念後,接下來重要的事是練習基本動作,體會車子在極限狀態下的行為,跟練習對應的即時修正反應,以及下圈要如何修改,這段才是花最久的。像朋友去西班牙的機車賽車學校,實際上的課程有很多在練習基本動作,而不是一直研究某條賽道怎麼跑最快,他們上賽道時,是要驗証練習的成果。任何競技運動,最後都一定是把基本動作練好再去精進其它的部份才是王道。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算是我最重要的文章,但因為很多實驗還沒做完,所以只能停留在草稿階段

APEX狀態決定BP

出彎狀態決定彎速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很多比較專業的傳統中菜烹飪頻道都是大陸那邊的頻道,像是王剛、老飯骨等,裏面常見但台灣難買的重要調味料主要是生抽、老抽。以前查到的資料,大致上就是不同製程的醬油,味道跟台灣泛用的醬油有些不同,基本上是可替用,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以前不好買也就算了,但我還是想試一試真正的生抽、老抽是什麼味道。後來有找到台灣有進口金標的,但那時不懂,看到金標的價格很便宜,以為只是進普通貨進來賣,所以心中還是想買其它品牌的來試試。現在購買管道比以前方便,加上老飯骨的強力推銷,我買了幾瓶他們本來想合作的冰糖老抽跟名牌李錦記的老抽來試試,加上現在的程度,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一般最常聽到的就是生抽調味、老抽調色這句話是沒問題,但關於生抽、老抽的製造方式很多查到的就不太對,加上字義老抽好像是陳年醬油似的,其實老抽的關鍵是焦糖色素,所以拿來調色,這也是本文的重點。在台灣平常做菜如果不在意色澤的話,用醬油代替生抽、老抽基本上沒有問題甚至味還會更好,因為我們可以很方便的買到許多高級醬油,但如果講究成菜色澤的話,老抽真的沒辦法替代。

有些會做菜基礎的格友可能會說色澤不夠炒糖色就好,這點我當然知道,所以當我看到老抽成份表時,我也想到這個解決方案來代替看看,但說真的糖色要到那樣的色澤,應該苦味會頗重,不太能用,所以簡單說老抽就是去掉苦味的糖色,色澤非常深,成菜會有滿誘人的亮紅色,那用不用老抽就看對食品添加劑的接受度到什麼程度,如果可接受的話,少炒糖色會省事不少,成菜也漂亮不少。目前台灣醬油廠也有出老抽、生抽,我找到的有大同醬油跟金蘭醬油,大同的我用過,印象沒有很強烈,但也許是那時程度不夠分不太出來,金蘭是最近出的,剛買還沒試用。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