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1228_1018705224821549_5727487583949777124_n  

在FB上參加一些廚藝社團,我最近比較常做土司,就有人很好奇為什麼一直做土司,而且還是一模一樣的土司,幾乎都沒變化,其實就是在練基本功。麵包要好吃,本體質感絕對佔相當大的比例,而當中麵團打得好不好,發酵控制的好不好更是佔大部份的比例。很幸運,剛好有位朋友曾經做過西點師父很長的時間,現在還在自營中式麵點,麵粉玩到非常透徹。他算是傳統師傅,就是給的道理不一定對,但結果會對的那種,我常跟他請教一些以往的經驗跟專業操作流程,從中推敲出我要的答案,獲益匪淺,最重要的是我從他身上學會了打麵團跟發酵的細節。

發酵的部份之前的文章已經講過了,就是麵團狀態才是重點,時間不是重點,千萬不要照書上的時間,即使用了發酵箱也一樣,要學會看麵團的狀態。打麵團也是一樣,書上都會給水的比例,這真的是參考用,或是說很保險的值,大部份台灣食譜是寫62%左右,這個比例是大部份麵團都不會到很溼而很好操作,但卻不是麵團的最適合的吸水量。我朋友打麵團沒什麼在看水量的比例,基本的水加進去了,最重要的調整都是直接按麵團的軟硬來判斷加多少下去,我看他水都加到很溼,但最後麵團很軟很光滑。

後來我就試打一次超多水的,一般超市高筋大概75%的水下去打,但打出來還是很黏而且沒那麼光滑,跟朋友討論,他說可能是打不夠或是油太少,於是我又試了標準丙級配方,然後一樣多水下去打,然後不管麵團溫度,打到天荒地老非常久,我發現有他打麵團的樣子了,只是對我來說還太黏,不夠好操作,而且發現要打到斷筋還真要點功力才有可能,我用機器打到煩還沒斷!但這團麵團的犧牲是值得的,我看到了超溼麵團的一生!一般人照著書上的比例打,根本做不到該種麵粉的最佳狀態,說實在只是不難吃,但離極限還有段距離,尤其又是用到那種吸力性超強的粉,用一般食譜的比例根本會太乾,有點浪費。

接下來我做的麵團只能說成功再成功了,隨便都吃水到快70%,那種吸水強的粉更是7X%,一般配方就非常柔軟好吃,不用用到什麼神粉,接下來的功課就是只剩判斷烤焙彈性了。

其實看到FB上的朋友們為了求新求變,不斷的做新菜,練食譜,搞擺盤,以學習的角度來說,雖然比較好玩有趣些,雖然最後還是有可能到終點,但我真的覺得這是繞遠路。我認為一開始還是要了解食材的特性,像是要求基本刀工及各種大小食材的最佳熟成時間,這樣才能讓一般菜裏所有的食材呈現最好的一面! 而不會讓一盤菜只是各種者熟的食材再加上排列組合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