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0529583_6933852049973474_6032627602811353291_n

前幾天從淘寶來的鐵鍋終於到手了,花了些時間搞定開鍋,上油膜,跟老飯骨的炒勺合為一體,終於可以像大廚一樣用炒勺炒飯,頗有威風。

鐵鍋到處有,貴的我也不是買不下手,但為什麼我還要從淘寶買回來呢?

選購鐵鍋只有規格上的重點,品牌完全不重要,千萬不要花錢買信仰! 影響鐵鍋性能的規格只有幾個: 口徑、深淺底、鐵板厚度、鍋邊有無捲邊、把手做工,這些都跟品牌無關,我分別解釋一下。

成型:鐵鍋成型方式有台灣的輥壓成型,特徵會看到同心圓;日本山田的錘壓成型; 再來是沖壓成型,表面光滑無痕。各種成型方式對鍋子的性能沒有差異,純粹喜好,我喜歡光滑的沖壓成型。

口徑:這個就不用多解釋,就看一道菜的份量而定,但以目前小家裏來說,台製尺1淺底的就很夠用了,最多到尺2,如果像我偏好單柄鍋可以顛勺的話,尺1就差不多了。

深淺: 我喜歡深鍋,這樣可以小口徑就能裝夠多的食材,單手因為力距短,比較不會那麼吃力,無奈台灣淺鍋多。

鐵板厚度: 常見有1.2mm跟 1.6mm,我喜歡1.2mm,一則是輕,一則是熱容量小,火力比較直接,開大火一下就反應過來,關小火也是一下就下去。1.6mm的說實在的不曉得要幹嘛,重的要命!

鍋邊有無捲邊: 台灣很多鍋,鍋邊會因為想要增加強度,會做捲邊的做法,那邊會積很多油垢,很難清,所以我不喜歡。

把手做工:這個有分鉚接跟焊接,台灣一般家用五金都是鉚接多,但鉚接有凸點會積垢,所以我偏好焊接。

台灣家用五金常見的是1.2mm 淺鍋 鉚接,不合我意,所以我在大陸看到這個32cm深鍋 1.6mm,單柄鍋,沖壓後有變薄些,但還是偏重點,馬上就買一把回來玩,非常好用,這隻很好找,一堆人賣。

鐵鍋沒什麼神的,大家都一樣的鐵板已經決定性能了,剩下的就一些作工上的差異,沒必要買什麼阿公、阿媽、黑鼎、山田、神田,極的,不想麻煩的話,就是家用五金行買個 1.2mm的就很好用,可以陪你非常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