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這幾年youtube上老廚師大爆發,像是老飯骨、老隱記、大師的菜等,都有很多神級的內容可以看,在這當中許多菜的手法,驗証了我的對於焯水的一些想法。

先講重要的結論,就是肉味的溶出主要的因素就是時間及溫度。時間愈長溶出愈多,溫度愈高溶出愈快,但不得高於蛋白質變性的溫度,一般來說大約是60度附近,實際操作一般就用50度附近,日本人還有專門出一本書寫用50度是最佳溫度,連洗青菜都是。蛋白質變性後繼續加熱還是會溶出,但速度會變慢不少。

今天肉如果有異味的話,那就走溶出多的流程,把異味拔掉,但切記這時也同時把肉味溶出,所以這時的肉雖然無異味能吃,但也比較不好吃了。但溶出多不一定是壞事,如果這時是要湯鮮味濃的話,那就是拿新鮮的好材料,走溶出多的流程。

接下來講溶出的手法:

1. 走水:這個是在網路上一堆家庭主婦或文章吹捧為祕招的手法,其實沒什麼,就是長時間泡在流動水量,異味肉味一起拔掉而已。

2. 冷水下鍋: 這個是讓肉泡在緩慢加熱的水鍋,讓冷水到60度這段時間儘量拉長,同時溫度逐漸變高,溶出速度變快,所以能溶出更多味道。

3. 滾水下鍋:這個純粹是新鮮肉品,去除表面的蛋白質雜質順便殺菌清潔,不會溶出太多味道,所以後面通常是接著要清洗材料。海鮮類因為薄且軟嫩,通常這樣的作法就足夠去除異味,所以比較少用前面兩個手法。

所以基本上要用什麼手法,還是看材料的新鮮程度,以及味道要留在肉裏還是湯裏,再決定用什麼手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廚房技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